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相機片幅大小的趨勢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
相機也不斷的提升性能來吸引買家
自從智慧型手機盛行起來後
也順勢帶起相機攝影的風潮



很快的,攝影已經成了一門顯學
想要學習攝影,網路上已經有相當多的教學文章和影片 (雖然內容不盡然都是正確就是...)
甚至許多創作者也都不吝將自己的作品分享至上網路供人觀賞

但日漸強大的手機攝影功能
讓相機的優勢日漸減少
不知從何時開始,flickr上最多的分享作品都是來自iPhone
相機的輕便性也成了許多人選購相機的考量

雖然M43陣營的Olympus & Panasonic兩家已經在無反相機(MILC)耕耘了好一段時間
但自從Sony A7系列問世以來
算是給大家一記震撼彈

原來全片幅(Full Frame)可換鏡相機也可以做到那麼小?!

從此除了機身性能、手感以外,大家對於機身的體積重量也越來越要求
只是很快的大家又發現
光是只有機身輕薄短小還是不夠的

因為鏡頭還是一樣大顆!
因為鏡頭還是一樣大顆!
因為鏡頭還是一樣大顆!

只要感光元件的片幅大小不變,所需要的成像圈(Image Circle)大小就是一樣大
再加上現代鏡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不斷追求高解析力
(因為大家都喜歡將相片放到螢幕上,不斷地放大檢視)
所以鏡頭也越做越大顆

如果要將相機體積縮小
要嘛從光學(鏡頭)著手,不然就是從電子(機身)著手
依照目前兩邊技術發展的速度...
除非有辦法抓幾個外星人讓地球的光學技術突飛猛進,找到新的材料或是設計新的鏡頭結構
不然個人是比較看好電子性能的進步速度啦

如果小片幅的電子性能(高ISO、色彩深度、對焦、...)
都能透過電子技術的進步來彌平片幅大小之間的差距
大片幅真的還能拿來說嘴的好像就只有景深較淺這件事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等到電子性能進步到那個程度時
大片幅的性能也跟著提升上一個等級了
因此小片幅的畫質永遠也追不上大片幅

但請別忘了,性能也不是無限上綱就好
若不是有大圖輸出需求的使用者
把2千萬畫素和4千萬畫素的照片丟在網路圖床上,真的都可分辨的出來嗎?
更進一步說,一張照片的好壞只取決於畫質好壞嗎?
不如犧牲一點畫質來換得更好的攜帶性,更多的出勤機會

試想一個情境
如果今天沒有任何鏡頭或片幅的歷史包袱
你想要的是怎樣的一台相機?
其實要求也不多,大概就只是一台

性能強大但機身鏡頭又小又輕的相機



對於把攝影當成興趣而非職業的Omi來說
其實一直蠻相信一個理念

帶的出去的,才是好相機

如果機身的體積重量會讓我在出門時再三思考要不要帶它出門時
那可能不是適合我的相機

Omi也私心希望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
片幅將不再是追求越大越好,而是體積小而強悍了
(揪~竟~,能不能抵抗得了全片幅的歷史包袱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